獵頭職場:年輕人,你本來就一無所有,究竟害怕失去什么?
做為年輕人,我迷茫過,遵循過父母的要求,但我還是走了我自己的路。
?
大學還沒畢業那會兒,身邊的長輩,沒有一個不建議我進體制內的。考公務員,捧起鐵飯碗,從國考到省考、市考、區縣,一路考到大學生村官,即使工資低到難以維持生活。事業編、公務員,在一代代學子和家長眼中有著無上的榮光。五年前我大學畢業的時候,父母反復叮囑讓我找個穩定的工作,說這樣職場安全一些,薪資比較有保障,對后續職場的發展也有好處。當時我感覺有道理,也這樣去找工作了。
?
我是在畢業后第二年在國企里工作的,工作穩定,福利待遇好,上班也比較清閑。當時跟我一同進去的有十幾個人,工作一年后,我跳出來,并沒有別的原因,只是自己并不喜歡那樣的工作,想換種活法。盡管父母有些不愿意,我認為是我工作不是父母找工作,他們的感受和判斷只是他們的而不是我的,所以我就果斷跳出來了。我室友當時去了大公司,她說工作的每一天,尤其是在職業生涯早期,就像在大海中順風航行。但不是每一股風,都會把你帶到你揚帆遠航的目的地。
?
大多數時候,太多人在朝九晚五的工作,日復一日的工作中,迷失了自我和方向,初心和目的地都慢慢迷失了,等到真正醒悟的時候,偏航已久,已經無力改變。出來這么多年發現,其實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,哪有什么保你一生安穩的工作?一個人平均23歲工作,60歲退休,工作37年。在這37年中會發生什么呢?如果按照5年一個職場周期,我們最多選擇7次,看起來還挺樂觀吧!但是還有一個最關鍵的,中國發展到目前階段,有機會有挑戰有錢掙的行業已經不看35歲以上的人了。如果從23到35歲,只有10年左右的定位期,35歲之前沒選對,難道等著35歲之后再確定人生方向,那是不存在的。現代社會,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,如果我們不能擁抱變化,不能適應變化,被淘汰就是早晚的事。
?
1、穩定究竟是個什么東東,爹媽們都如此鐘愛?
?
從抽象上看,穩定的科學定義,是對抗外界的干擾能力。穩定不關乎狀態的好壞,穩定只關乎是否能保持原來的狀態,哪怕這個狀態并不那么理想。穩定是安于現狀,對未來有很穩定的預期。穩定是讓自己長期呆在一個舒適區里,不聲不響,“歲月靜好”。
?
企業的競爭日益加劇和艱難,老板們在拼死拼活,高管們在優勝劣汰,想讓孩子找穩定工作的爹媽們要明白一個道理:誰保證你的孩子穩定?答案也只有一個:不是工作本身穩定,而是孩子自己努力,只有不貪圖穩定才能獲得可能的穩定,有點繞口,但事實就是這樣!
?
? ?2、尋找穩定,本質上是在尋求“風險”!
?
高行業風險,比如未來人類對石油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,將來所有的石油相關行業很可能會衰落,而行業衰落的表現就是大量降薪和裁員;高職業風險,比如未來國有企業面臨改革,難以預測改革后的職業生活會變成什么樣;高退出成本,比如騰訊跳槽出來的碼農很快就能找到下一份工作;真正“低職業風險”的工作,會僅僅因為老板一句話就讓你變成無業狀態?就讓你直接發生職業生涯的大變化,甚至要跟女友分手?偏偏那些最渴望“穩定”的人,進入了高風險的職業。
?
穩定都是最初想象得很美好,但一定會被現實摔得很慘。穩定,會困住一個人的格局和視野,容易困于當下的瑣碎。只為了保住一份體制內的工作,安于重復繁瑣的勞動,不去提高自己,沒有危機意識;只為了一個穩定,卻成了最容易被拋棄、最不穩定的那個人。追求穩定源于內心缺乏安全感,過于追求和彌補內心的安全感,會讓一個人無法專注、深入思考。就像一個人總是什么都想知道,什么都想控制。我現在感到一陣陣后怕,我如果不是前幾年主動逃離所謂的穩定,我現在都成啥樣了。當時爹媽擔心得不得了,現在我工資高了很多,做的事情盡管有難度有挑戰,但我的能力增強了很多呀,特別是我的眼界再也不是原來那點雞毛蒜皮了。爹媽現在好像挺踏實了,當時真的差點害死我。
?
3、快速成長是需要前提的!
?
在哪里成長更快?是在一個舒舒服服四平八穩的環境里?還是在一個危機四伏不斷廝殺搏斗的環境里?答案顯而易見。追求安全感和過分穩定的生活工作環境,其必然結果就是讓個體喪失認知升級的機會。“穩定的工作”有一種神奇的本領,將你的意志馴化到無知無感。同樣,在個人成長和財富積累的過程中,如果過于貪求穩定,那么認知邊界,就會死死地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。互聯網的發展可以邊際改善地理局限對人們認知的禁錮,但無法從根本上逆轉這種局面。
?
生活中,我們能見到很多來自農村或城市底層的寒門學子,孜孜不倦地考公務員,考事業單位編制,削尖腦袋想要進入國企。為什么,因為他們來自底層的父母和出身底層的他們自己都覺得,這樣的一份工作更穩定,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,就能迎來安穩的人生。為什么越是出身底層的人越是追求安定呢?因為家庭出身決定了他們的認知局限。小時候的貧困經驗讓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,再也不想過那種貧窮的日子,認為安穩的工作和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。因此,出身底層的人大多奮斗的目標就是一份穩定的工作,安穩的生活,少了拼搏的勇氣和信心。
?
4、如果我佛系了,還能成長嗎?
?
但如果我們自己定位成一個“佛性員工”,一切隨緣,什么都無所謂,那么很可能會呆在一種規則里不出來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,久而久之,就會變成井底之蛙,如果自己愿意那就沒什么。過分追求穩定的人只敢做出確定的選擇,而這時往往機會已逝,陷阱叢生!不敢冒險,不敢接受不確定就是終生失敗的根源!年紀輕輕就標榜自己有了佛性,未必是一件好事。在最應該“入世”的年齡早早想著“出世”,就像在最應該拼搏的時候卻想著安逸,這浪費的是年輕敏捷的頭腦和奮而向上的沖勁。在剛畢業的兩三年里,最需要的不是“佛性”,而是“狼性”。狼是什么特點?嗅覺敏銳,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。從不單獨作戰,遇到目標窮追不舍。
?
5、人算永遠不如天算!
?
人一生有三件事情算不準:
?
第一,算不準今后你要賺多少錢;
?
第二,算不準有多少幸福和痛苦;
?
第三,算不準什么時候、以什么方式離開這個世界。
?
對于個人來講,原來“穩定”雖然是我期待中最理想的狀態,但它無法成為我們生活的解決方案。當你對生活、工作、你自己憂慮焦灼不滿時,一定是哪里出現了問題。比如你覺得自己能力沒有提高、競爭力下降、新人越來越強、別人都掙得比你多時,盡管你可以用“但是我很穩定”自我安慰,可是你會發現“穩定”是無法真正解決這些問題的。所以在未來的日子里,你也可以持續用同樣的理由安慰自己,但問題也一直都穩定的存在著。首先,你需要避開競爭。當你還在遵循就業市場過時的價值表現維度而艱難自我改進時,你面臨的風險顯然大過需求。盡管你做事可靠,但如果不夠出色,許多同齡人也同樣可以有效完成你的工作,并且,后起之秀可能完成得更迅速、更實際。當涉及到個人顛覆,回報不僅是經濟上的,還會有心理和社會層面的。普通人害怕不確定性,成功者擁抱不確定性!
?
一個人的深度思考、突破自己,往往是從放棄部分安全感,放棄追求穩定開始的。世界上不變的唯有變化,最穩定的唯有應對變動的能力。能滿足你安全感的從來不是別人,不是一份工作,也不是一筆金錢,而是你能面對一切變化的強大內心和能力。其實在最穩定環境里,危機也可以如影隨形;而哪怕在最動蕩的行業里,如果它能暫時滿足你追求的目標,也會有一種動態的平衡與穩定。你所面對的危機和穩定,在于你是否還有動力?是否還有熱情?是否還有變強大、捕捉新鮮的機會?以及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危機,是否足夠強大能維持這份穩定?
?
更多獵頭資訊,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微信平臺:qiankunlt